如何让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来看看新疆的技术和
石柳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到2024年底,新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360万,占新疆总人口的13.7%。庞大老年人口的背后,是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如何让老人在家安享晚年?记者近日走访社区日托中心、探访养老院、采访行业专家,探讨新疆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与突破。社区养老:从“有”升级为“优” 10月24日,居民在库车市城南街道西苑社区日托中心接受AI智能生物共振能量舱理疗。王红利摄 上午八点,库车市城南街道西园社区日托中心食堂内,麦香和牛奶的香气袭来。 78岁的张桂兰步行输入智能终端,通过人脸识别,10秒完成身份验证和补贴对接,抢到热牛奶、现烤馕和煮鸡蛋的早餐。这份市场价6元的套餐,加上政府补贴和老年人折扣后,他只需支付1元。 “这里吃饭热闹,还可以和哥哥们聊天。”张桂兰的话道出了社区不少长辈的心声。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发展15分钟一轮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各地共识。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社区养老普遍面临服务供给同质化、需求匹配精准度不够、适老技术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西苑社区日托中心运营初期,只能提供基本的休闲娱乐和娱乐服务。满足不了老年人对康复理疗服务的需求。老牌食品也因价格低廉、受众面窄而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运营压力急剧增大。解决困境需要政策驱动和变革的双重推动。从2023年开始,新疆连续三年将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纳入自治区民生工作。 “100个社区老年照护中心建设”连续两年列入名单,按照食品救助、保洁救助、医疗救助“六助”功能推进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疆已设立1.1万个老年人食品救助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困难老年人食品的全品种供应。 “老年人的需求在哪里,服务的供给就在哪里。”王波 S方西苑社区居委会书记表示,社区正在积极探索“政府扶持+智慧赋能+质量优化”的模式,推动托幼机构从“能干”到“能干”转型升级。在健康医疗领域,机器人理疗师、AI智能生物共振能量舱等智能理疗设备的推出,成为老年人的“新宠”。居民埃斯卡·易卜拉欣 (Eskar Ibrahim) 患有慢性关节疼痛。现在他不再每个月都赶去医院了。 “能不能几步之内去物理治疗,疼痛就明显减轻了。”平均每天接待20多名老人,成为集社区医疗和预防于一体的“健康站”。在粮食援助方面,建立了“三方联动”机制。政府实行粮食补贴,提供免费场地,并按规定收费民用电价。该运营商为 60 岁至 80 岁的老年人推出了 60% 至 20% 的分级折扣。服务员通过智能系统定制软食和低糖食品。饭菜也送到残疾人家门口,每月公布运营账目,以示行政认可。 “政府会努力,而企业会放弃。”一点点,个人一点点,保证了餐厅的可持续经营。 ”王波说。居家养老:让专业服务人员?焉耆回族自治县十里城子镇店子村因为失明,常年住在家里。配备了洗澡凳和健康监测设备。麦合木提感受到的变化来自于新疆加快实施“十四五”特困老人家园抢救修缮计划。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难、失能等痛点,“十四五”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共争取项目资金2116万元,建立了进入保护的“调度评估-分配-设计-施工-激活”的全链条流程。 。改造住房3500余间,新建养老床位1972张。在奇台县,偏瘫老人巴提汉·拜尔卡的家焕然一新:加高护理床、滑垫、浴室扶手、紧急呼叫器一应俱全。修缮残疾和半失能老人床位建设项目,人均标准不超过5000元。 “老年护理床”嵌入智能监护设备并配备康复辅助器具,连接专业机构与现场医疗护理、日常护理、应急处置,将专业护理服务“转移”到千家万户的老年人。今年,新疆进一步明确,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残疾老年人每年可享受不少于36次上门服务。文化养老:填补“精神鸿沟”,解决“数字困境” 10月23日,奎屯市乌鲁木齐市西路街道文英园社区居民在新疆老年开放大学奎屯分院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疗愈。 “送完孙子后,我什么都做不了,看短视频眼睛也疼。” 69岁的刘女士从农村来到乌鲁木齐后,因环境陌生、缺乏社交,沉迷于手机短视频。他最近因眼压升高和青光眼寻求治疗。顺带一提,王先生也承认,自己看直播根本停不下来,儿子不得不将手机设置为“青少年模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研究发现,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原因有社区支持不足、代际接触缺乏、公共文化空间有限等因素。如何填补老年人的“精神空虚”?新疆正在从“数字助老”和“老年沉浸式教育”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数字化老龄化灵活性方面,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张按照中央网信办相关框架,制定《网络安全管理条例》《网络文明建设条例》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法规。依法处置网络谣言、保健品虚假促销、涉老年人电信诈骗等违法信息,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n. 2025年“敬新疆月”期间,还将推出“白银时代·数字生活”主题活动,帮助老年人安全、便捷地使用智能设备,沉浸式老年教育资源让更多老年人找到“精神财产”。2024年起,新疆老年大学将开展“老年社区教育”活动,在35个社区设立教学点,开设舞蹈、声乐等课程;丁玲,64岁,家住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路社区,今年7月份,开设了舞蹈、书法、花卉种植等课程,她坚持学习至今,每周都盼着上课,感觉更有活力了!”他说。阿不都基·沙拉木,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会议指出,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服务内容、优化养老环境、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措施的深入实施,既是新疆全面准确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实践,也为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提供有力支撑。这对于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应该长期持续、不断深化。 上一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奋斗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